63365最快线路检测中心

委员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委员专栏 >> 委员风采 >> 正文

弦歌不辍 30载 继往开来谱华章——记生工学院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至善创新团队

编辑:学术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5-12-14   来源:学术委员会

在近日公布的 2015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中,生工学院堵国成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成功入选,这也是团队滚动建设以来再次入选。作为学校历史最为悠久的团队之一,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团队走过了 30年历程,为国家培养了 3名杰青, 2名长江学者,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2013)、中国发明专利金奖( 2014)等在内的众多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项,为学校保持国内食品轻工领域领先地位做出重要贡献。那么,团队持续发展,历久弥新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每一位室友都是我们的骄傲
                ——团队凝聚力
走进生工学院 9楼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引人注目的是走廊两侧墙壁上悬挂的一排排研究室室友照片,“为展现研究室大家庭的发展历程、重温室友们的青春岁月,我们整理制作了研究室室友照片集。他们是研究室发展的亲历者,也是研究室历史的一份子。”堵国成教授介绍说。由于时间跨度较大,部分室友的照片未能采集到,今后会不断完善和补充。
1985年伦世仪院士创建研究室至今,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已培养 8 名博士后, 84 名博士, 186 名硕士和大量本科生。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及相关事业机构以及企业等部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室共培养正教授 35名,有的已成为所在领域的骨干和专家。另有 8名室友目前在美国和欧洲等地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任教或深造。
“每一个从研究室毕业出去的室友都是我们的骄傲”。为进一步传承研究室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奋勇争先的精神;支持江南大学发酵工程人才培养,鼓励生工学子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奖励国内发酵工程领域优秀青年学者,致力于发酵工业强国梦的实现。 20149月,研究室酝酿成立教育基金。 20151月,以伦世仪先生名字命名的“伦世仪教育基金”筹备会召开。该基金全部由研究室室友出资,挂靠在江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通过理事会,按照章程规范运行。
“伦世仪教育基金”捐款通道于 201515日开通,在历时 4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来自海内外 185位室友捐赠的 313.52万元。
201552日,伦世仪教育基金成立暨生工研究室 3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来自海内外的室友欢聚一堂,共叙友情,共谋发展。在庆祝大会上,陈坚教授回顾研究室发展历程,动情说道:“有人说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说同门一定一起爬过一座山;有人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说室友一定一起走过一段路。”
“伦世仪教育基金”作为生工研究室室友共同搭建的平台,既是汇资源、聚英才的高地,也是生工研究团队砥砺前行的里程碑。
“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团队战斗力
高质量人才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成果,也是高校教育质量的标志。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团队培养的毕业生中, 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全国发酵工程学科唯一的 2)1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6人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 8人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 3名研究生获得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团队参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3项,以及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2项。
正如陈坚教授所言“我们要培养学生个人奋斗、 团队精神和领袖气质。”
如何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贯穿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团队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团队从招生、培养方案和学位考核入手,抓好研究生课程设置、过程管理及导师管理。
在招生环节,注重选拔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强的考生,提高生源质量。培养方案上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在专业课设置中,弱化知识性课程,强化通用技能培养,特别增设了科研论文阅读与写作,实验方案设计及应用,学科前沿进展系列讲座。同时开设一些国际化课程,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在培养方法和措施上,创造优良的学术研究氛围,培养研究生形成敏锐的科研意识;实施全过程培养的管理体系,指导研究生掌握研究课题的选择方法、科学的实验方法、科学论文的写作、发表能力和水平、学术报告的陈述方法等正确的科研方法;建立导师和研究生的互动机制,培养研究生坚韧的科研精神。
在伦世仪教育基金成立大会上,每位室友都拿到一块纪念牌,圆形象征实验的培养皿,纪念牌的背面是生工楼,正面上方一行英文,“ please enjoy the pain which is unable to avoid(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下方刻有寓意生物实验的平板划线,中间用中英文书写“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字样。堵国成教授介绍说,纪念牌由学生设计,引用哈佛大学图书馆训言,寓意科研学术道路上没有捷径,唯有吃苦,艰辛付出才能得到丰厚回报。在团队实验室的墙上,也随处可见“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这样的励志训言,激励学生珍惜时间,奋发向上。
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直接责任人,抓好管理体系和导师队伍建设是团队另一着力点。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研究生管理机制,明确团队负责人负责研究生的做人和学术道德教育,建立个人负责与群体指导相结合的导师团队体制,发挥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和核心力量。从学院层面加强导师动态管理,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导师,限制甚至停止招生资格。
在整个培养阶段树立导师的榜样作用,以团队文化激励学生以“正直、勤奋、仁爱”的态度做人,以“严谨、规范、诚实”的态度做事,共同建设“团结、进取、创新”的群体。
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团队创新力
经过 30年发展,今天的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团队由 5名教授、 3名副教授、 1名讲师和 1名技术人员组成。团队共分 6个课题小组,主要从事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分子及应用酶学、生物过程优化与控制等方向的研究,建有微生物高通量筛选、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酶分子设计与修饰、发酵过程优化与控制等 4个高水平研究平台。
团队负责承担了《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生化工程》等 10门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团队负责人堵国成教授是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生化工程》的课程负责人,陈坚教授是国家精品课程《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的课程负责人。以陈坚教授为负责人的发酵工程教学团队是发酵工程领域第一个国家优秀教学团队,也被评为 2008年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团队出版了《生化工程》、《发酵过程优化原理与技术》等 12部面向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科研用的教材和科技著作。其中《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和《发酵工程实验技术》被列为“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多级生物加工系统原理与技术》被评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新型纺织酶制剂的发酵与应用》入选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发酵过程优化原理与技术》获得 2011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团队在过去 30年中共发表 SCI论文 300余篇 (其中 IF>8.0以上的 20篇, IF>5.0以上的 60);获授权发明专利 120余项 (3项国际专利 )
展望团队未来发展,科学研究方面,重点开展基于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的代谢工程研究,构建微生物代谢与调控网络模型,建立高效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开展生物催化剂资源的定向挖掘技术和生物催化剂的分子设计研究,发现具有高稳定性、高选择性和高底物 /产物耐受性的潜在资源,建立具有工业应用潜力的酶资源库等。
队伍建设方面,加强与国际一流研究室和团队的合作研究,定期邀请国内外杰出领军人物进行学术交流,帮助年轻教师及时了解学科前沿,掌握最新学术动态,开拓国际学术视野,切实提高青年研究人员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同时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形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努力探索建立具有一定特色的团队文化氛围。
人才培养方面,采用问题主导、分组讨论和讲座式教学实践等形式,完善互动式实践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组织研究生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在研究室成立 30周年大会上,陈坚教授展示了一张“蜂窝图”,上面按时间顺序记载着研究室“第一名博士”、“第一篇国际杂志论文”、“第一名留学生”、“第一次获得杰青”、“第一次获国家科技奖 ”······一张图记录了研究室一路走来的变迁、变更、变化,陈坚教授说他还会一直记下去。
春华秋实三十载,上下求索铸辉煌。团队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立足江南”,辐射全国,弦歌不辍,砥砺前行,续写生工研究团队新的华章。

       

弦歌不辍 30载 继往开来谱华章——记生工学院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至善创新团队

团队成员合影

上一条:上善若水 用爱从教——记“至善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夏文水教授


下一条:植根传统学科 提升民生产业——记生工学院酿酒科学与酶工程至善创新团队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9667

服务邮箱:academic@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