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一靠技术,二靠制度。通过我们的理论研究与基于客观现实的思考,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为推进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做出江南人的贡献。”至善创新团队负责人、商学院吴林海教授这样概括研究团队的性质与宗旨。
科学研究:问题导向 聚焦发力
以2008年成立的江苏省首批省级重点社科基地——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为逻辑起点,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创新团队走过了近10年历程。“团队发展有两个重要节点,一个是2013年入选江苏省首批文科优秀创新团队,一个是2015年成为江苏省首批重点培育智库。”在吴林海看来,从当初相对松散的团队,到今天拥有10名成员,且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团队的发展既是江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缩影,也得益于多年来坚持凝聚学科重点,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发力,聚点融合。
团队成立以来,始终立足学校轻工特色,依托食品学科优势,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为重点,有效实现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决策咨询等“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
吴林海介绍说,近年来深切感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视,学校内部,《江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2011-2020年)》出台,既提目标也有保障措施,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注入新鲜动力。国家层面,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理应呼应国家所需,紧扣社会热点,在理论创新上有所建树。“我们的研究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时代意识”,采访时恰逢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吴林海不忘在微信群提醒团队成员注意收听收看十九大盛况。
多年来,团队基于食品全程供应链体系,围绕食品生产、加工、运输、流通、销售与消费等关键环节的风险治理,研究风险行为的社会环境、行为心理、文化因素等,为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构建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取得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
以可追溯猪肉的消费者偏好为切入点,科学地构建了普遍适用性的消费偏好理论分析框架。修正以往陈述性消费偏好的偏差,刻画消费者食品安全偏好的基本特征。为政府制定可追溯食品技术标准、市场主体生产相关属性及层次组合的可追溯食品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团队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的现实状况与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机理,率先在国内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挖掘工具,基于这个工具研究了2005-2014年间全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数量,发现相对于流通、消费等环节,生产环节风险最大,生产或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人源性因素是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成因,为政府加强食品生产领域监管,打击人为造假售假行为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在食品供应链研究上,团队着重考察了生产经营主体的行为模式,重新界定食品供应链公共规制和私人规制的功能定位,为最终实现我国食品供应链合作规制机制的整体性设计提供依据。
2012年以来团队共发表20多篇SSCI、SCI论文,150余篇CSSCI论文,团队承担或完成了12项国家自然、国家社科与国家软科学项目,40余项省部级项目。在江南大学的历史上首次获得教育部社科二等奖,同时获得了山东省政府社科一等奖1项、江苏省社科二等奖2项,山东省社科二等奖1项,商务部优秀专著奖1项,国际学术论文奖2项。以团队五年来的成果为基础,综合形成的《中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于2016年获得无锡市人民政府最高荣誉奖——腾飞奖,也是无锡腾飞奖设立以来,第一个人文社科研究类的奖项。
理论只有走向实践才能发挥影响力,团队通过新闻发布会、咨询报告等形式,积极向社会发声,传递食品安全研究的江南声音。团队主持承担教育部《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发展报告》,是目前国内最系统全面的反映食品安全与社会舆情状况的专业性发展报告。连续5年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连续六年在教育部《高校智库》上发表咨询报告,在省部级内参上发表咨询报告30余篇。2012年以来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4次批示,18个省部级领导人批示,较好发挥了智库决策服务功能。2014年,《Food Safety in China:A Comprehensive Review》在美国出版,在国际上客观公正地宣传了中国的食品安全。
人才培养:准确定位 差异化培养
团队是个人的集合体,在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创新团队,成员专业背景各异,既有经济学、管理学,也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哲学、心理学,体现鲜明学科交叉特色。团队10名成员,多人入选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青蓝工程,有5人分别或多次获得江南大学至善青年学者。这样一支既“杂”且优秀的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又有何秘诀呢?
洪巍,2012年从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毕业,谈及加入团队的感受,洪巍表示吴林海教授从基本文献、思路方法等方面的引领,帮助他快速进入状态,开展工作。“吴教授节假日仍然坚持工作,身上的刻苦精神,行为上榜样示范,影响带动大家努力工作。”同是2012年从西北农林大学毕业来校的王建华则表示,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比较好的规划,在食品安全研究链条上找到自己方向位置,知道要干什么。
作为团队负责人,吴林海常说,成员自身发展需求是团队发展最大动力,他要做的就是告诉团队成员,一是要努力,二是努力方向,三是如何努力。每隔一段时间,团队都会召开交流会,学科上的交叉,方法理论上的互补性,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正是借助学科交叉,团队初步建成食品安全事件大数据监测平台,初步实现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实时抓取、动态预警、行为演绎分析等功能。
此外,在对青年教师能力培养过程中,注重以团队成员的现实问题和发展短板为着力点,通过统中有分,分中有统的辨证操作,使团队成员在能力构成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团队成员人均课题经费、国际论文、咨询报告数量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在对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面,团队成员紧密合作,秉承“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形成了独具学科特色的培养模式。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本科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新计划”、“中小企业论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学生在课程教学与研究实践中去深化理解书本知识。2015至2016年间,团队成员指导学生获得“优秀本科毕业论文”5次,指导参与省级及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的本科生发表论文多篇。指导本科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获得2015年团中央学校部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优秀成果,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逐步形成分类管理、共同指导的差异化培养模式。2015-2016年间,团队指导的8名研究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占学院总量的80%。2014年吴林海指导的硕士生王淑娴获得了美国农业与应用经济学会年会最佳且唯一的论文奖。团队教师指导的多名研究生考取国内著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同时,为在读研究生平均每年提供至少1次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的机会,鼓励学生与领域同行进行研讨合作,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成为团队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特征。
此次入选至善创新团队,吴林海表示,这是对团队既往努力的肯定,同时也是新征程的新起点。食品安全的复杂性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表现会更为突出,吴林海教授表示,团队将继续围绕食品安全风险治理这个主题,在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指导下,基于风险治理的现实状态与未来要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社会风险共治理论框架”,并以此为指导,分别研究食品安全风险的政府治理体系、市场治理机制与社会力量参与共治体系以及主体间的组合治理方式、协同机制等问题。力争在载体建设、重大课题研究、决策咨询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建设一支具有共同愿景与目标,融擅长于“论文、课题、咨询报告、教学”于一体、具有国际化能力的团队,构建具有江南大学特色的专业性研究高地,提升政策的转化率和影响力。